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伏羲女娲图(最早的伏羲女娲图)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7:14 分类:算命 浏览:141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伏羲女娲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早的伏羲女娲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伏羲女娲图出自我国哪里?2...

今天给各位分享伏羲女娲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早的伏羲女娲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伏羲女娲图出自我国哪里?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就是“三皇五帝”,其中,伏羲和女娲就是“三皇”之一。我们都知道,伏羲和女娲的地位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他们俩都是中国的创世神,兄妹结合一起创造了人类,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伏羲女娲画像中,这两尊神也是人面蛇尾的样子,蛇尾也是相互缠在一起的,这也象征着他们的结合是为了世间带来人类的。

那么,伏羲女娲图是出自我国哪里的呢?

《伏羲女娲图》是用绢本设色而成的,它是唐代一位佚名作者所画的,它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在1965年的时候,在我国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然后,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这幅画所描绘的就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从而,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和未知的宗教含义。

《伏羲女娲图》也是记载了远古初民对宇宙万物的一个欲望。其实,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探知和思考推进了,这也充分的彰显了中华民族善于思考和总结规律的一个本性。

我们会看到,伏羲和女娲手里分别是拿着规和距,意思就是“规矩”。这也是在表达说:人类社会要是想很好的发展下去,那么,就必须在各方面都要有规矩,因为,只要有了规矩才会有秩序,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由于,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规矩,这也是在说明,我们越来越趋向于阳光和人性化了,这就可以看得出,我们是不断进步的,而这个进步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也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会出现很多的新规矩在不断的替代老规矩,虽然说,有些老规矩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这个规矩,它的宝贵价值其实就是在于以史为鉴,这样一来,就更能够体现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

《伏羲女娲图》有什么寓意?

五盔坟4号墓室中北角两抹角石所绘的是《伏羲女娲图》,形象均为人的上半身、龙的下半身。图中的右侧伏羲为男子形象,双手高举一个绘有三足乌的圆盘,象征太阳。在我国古代传说中,伏羲是东方的天帝,是华青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而生出的儿子。图中的左侧女娲为女子形象,面色白皙,长发披肩。手举一个绘有蟾蜍的圆盘,象征月亮。女娲是创世女神,她用黄色的泥土创造了人类。据说,伏羲和女娲结成夫妇以后,分别成了“人祖爷”和“人祖奶”。因此,后人认为这幅《伏羲女娲图》,寓意着人类的诞生。

伏羲女娲图的作品意义

在我国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有很多,其中,1963年考古界从新疆阿斯坦纳地区的唐代绢本彩绘中发现的版本比较著名。这些伏羲女娲图中描绘的伏羲和女娲,大都是下半身交缠,周围画着漫天星辰。而他们的手上分别拿着圆规和矩。那为什么伏羲和女娲要拿着这些东西呢?有什么寓意吗?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圣很早就创立过规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伏羲女娲图就是对这种规仪的全息形象表达。此幅图中,伏羲女娲都被描画成蛇身,手上分别拿着圆规和矩。这幅画的意境表达的就是,用中用玄再加上用规矩,对内在之德和外在之仪进行正确的建设和规范,内外协调统一,就是生命的健康之道,是生命提升价值的必然要求。所谓的蛇身,也就是两个玄曲波绞和在一起的双螺旋,是几学“玄之有玄”的图像表述。所以伏羲女娲图,是揭示出内在之德和外在之仪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而如今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以提倡个性自由、情趣张扬以及个人自由主义为理由,不注意外在信仪的规范,认为眼耳鼻舌身意随心所欲才是一种愉快。

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愉快,因为它不符合S波运动的韵律,不符合天德地炁能量运动传输的韵律,相反却与天刑和地阴能量的频谱相似或相合,身内的精炁神能量很快释放向外流失,只是一种负态型的放松,容易给身体内部造成混乱,破坏了内脏之间内五行的无为而治自然调节和管理,对于生命健康所发挥的是种阻滞和破坏的作用。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应当同步地抓住内在信德的建设和外在信仪的培养。

内修信德,外规信仪,一定要立定信土修淳厚,锁住意马清妄欲。

由于内在的意识是通过外在的言行而表现出信德方面的缺陷,当人没有深厚的信德作为内在基础支撑的时候,外在的信仪就会表现得像一匹野马一样,这时就需要用根绳子把它套住,栓在桩上,而外在的信仪就是这根拴马桩。将细绳牢牢地拴在上面,野马的行动也就被限制在缓绳的长度范围之内,而不能脱了缰绳随意地狂奔。

信德是寄宿在脾士意识当中,显意识和潜意识居于内,直接辖制了身识与口识,同时又管理着鼻识、耳识、眼识,是全身最重要最关键的管理者。

显意识既然名为妄意,说明它的特点就是如同野马一样桀骜不驯,不仅很难自觉地内修信德和外行信仪,而且与世俗繁华物质享没有着巨大的亲和性,在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方面就像民间俗话说的一样,“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所以就需要以信仪作为拴马之绳,锁马之缰,对习惯于口是心非、妄言绮语者甚至还要加上一副铁嚼子,把口识也规范起来。

像有些人开口就说错话,还有些人嘴上是一套,装扮得非常漂亮,心里面却又是一套这实际都是妄意在指挥和进行暗箱操作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对于外行信仪不能轻易地放松。要明理以规,垂之以矩。立信勤宜检,常恐犯神驰。

平时要经常反复地提醒自己,切莫放任缰绳脱离了信仪这个拴马柱,丢失了衡量的尺度不知道自检,要坚持事事处处都勤奋地按照规仪来进行对照检查。例如,我们的行住坐卧四类动静之相在没有被信仪制约之前,往往表现得没规没矩,完全不符合S玄曲韵动波,那就称不上四威仪,只能称作四乱仪。

而眼耳鼻舌几类识的王治,全都需要建立在这四威仪的基础之上。因而,行住坐卧四威仪的恪守信仪,就是信德建设的关键,也是整个德育的基础。

身识守正为信仪,足行信仪为正勇,耳听雅音为智仪,心欲正道为礼仪,鼻嗅正味为义仪,目视慈爱为仁仪。

《尸子·四仪》中也提出过一个四仪论, 其中指出了古人的四项言行准则:“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立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

当人的志向启动以后,不要忘记用仁德的慈爱孝悌来给自己定位;当运用智识的时候,要用义德义仪来制约它,而不能导之以利;当你准备去办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忘了忠,要把忠义贯彻在自己的行为当中。

“口言不忘信”,很直接地指出了口识是属是属于信德的,口一开,就不能够忘记守信。可见,口识和身识在信德的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内修信德培养后天之本,外用信仪恪守信德的法则,信受奉行,信守承诺,守信不违,恭谨诚信,言而有信,信而有真,讲信修睦,“言必信,行必果”,不违信用,诚信待人,就成为德育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和根本性的基础。

左执规右执矩的伏羲女娲,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选自《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著  ISBN:97875117335667

图片来源:德慧智原创、网络

文章来源:德慧智微信公众号

伏羲女娲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最早的伏羲女娲图、伏羲女娲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